金针虫是一种地下害虫。近些年,由于禁用“六六六”,减少深耕作业,麦田金针虫在许多地方的为害呈现上升趋势,特别是耕作粗放,秸秆还田腐熟不好的地块。     金针虫体形细长略扁,体壁较硬,金黄或茶褐色,并有光泽,故名“金针虫”,很容易和白白嫩嫩的蛴螬和颜色深绿的地老虎等害虫相区分,成虫是叩头虫,和金龟子(蛴螬的成虫)同属鞘翅目,但它的个体窄长。金针虫幼虫咬食小麦的种子、根和幼苗,被害处不完全咬断,断口不整齐是重要的诊断依据。小麦抽穗以后金针虫幼虫还能钻蛀到小麦根部节间内,蛀食根节维管组织,导致被害株死亡。成虫喜啃食小麦苗的叶片边缘或叶片中部叶肉,残留叶表皮和纤维状叶脉,呈不规则残缺破损。     金针虫每3年完成1代,一年中,秋后苗期及早春返青期是两个为害高峰,而以早春为害严重。     防治金针虫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,深翻和精细整地,特别是麦收后及时翻耕可以杀死部分害虫,有条件的地方也可轮作倒茬或水旱轮作。利用金针虫成虫趋光性,于成虫发生期在田间地头设置杀虫灯诱杀成虫。     化学药剂防治可采用药剂拌种、撒毒土和生长季节的灌根等方式。拌种可用50%辛硫磷乳油、40%甲基异柳磷乳油、48%毒死蜱(乐斯本),按药剂-水-种子1∶40∶400的比例;土壤处理可用50%辛硫磷乳油每亩200~250克、20%甲基异柳磷乳油每亩200~250克,或用5%甲基毒死蜱颗粒剂每亩2~3公斤、5%辛硫磷颗粒剂每亩2.5~3公斤。拌细土25公斤播前撒施耘地或顺垄条施;冬前和小麦返青期发现金针虫为害造成死苗时,要及早进行灌根。可用40%辛硫磷100~150毫升兑水50~75公斤配制药液。     (作者系中化化肥高级顾问、中国农业大学教授)          (记者 佚名)